为什么人到中年,朋友越来越少?
儿时的玩伴就在家旁边,走两步就能去他家一起追个剧;青春期的朋友陪伴我们哭笑玩闹,一起诉说着那些心事和秘密。
人到中年,我们渐渐发现朋友好像越来越少,可以聊天的人似乎都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起看看答主们的观点。
把自己当朋友
答主 @ 易水寒 认为是精力衰退的原因:
如果一个人活到 30 岁都还弄不明白,其实经济需求和情感需求都是一个人的刚需这件事,那说明你还处在人际交往的转型期,而且很可能转到牛角尖里去了。
朋友变少了,那是因为你精力衰退了。
琐事变多了,成家立业了,孩子上学了,父母的身体也开始闹点小病小灾了,你的时间开始变得金贵了。
年轻时候狐朋狗友一个电话就蹬着自行车跑几十里路去赶个饭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也没有那么多旺盛的荷尔蒙供你肆意挥洒了。
你开始意识到,你只有把自己缩的越来越小,把有限的精力都集中在几个点上才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
这几个点分别是:能带给你情感反馈的人。能带给你利益反馈的人。能带给你文化反馈的人。
其实你年轻的时候也一样,但是第一,你年轻的时候找不准这几个点在哪儿,瞎打。
第二,你年轻时脸皮薄,潜意识里不愿意承认自己交友中有功利化的一面,不愿意承认自己从交朋友这件伟大的事情中居然得到了些许好处。所有的问题都被「我这个人就是好交朋友!」这句话给掩盖了。
其实你是个啥样的人,在这些点中更侧重于哪些方面,这在你十二岁之后可能都没咋变过了。
三十岁了,也到了该有点数的年纪了,先别急着去剖析社会啥的,把自己琢磨清楚了再说,情感需求和经济需求不是你死我活的冤家对头,不用急着给他们搞二元对立。
人到中年,头等大事是审视内心深处,找到那个不完美,不理想,甚至是平庸怯弱的自己,和他握手言和,拥抱他,倾听他,爱他但是不放纵他,问一问他想要什么,然后带他走上那条可以安放内心的道路。
人最要紧的一个朋友就是自己,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当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人纵容自己动物性的本能,贪嗔痴妄。无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而去争夺他人为自己树立的价值,各种拧巴。
面对外界的伤害无力反抗,反倒用怨念和嫉妒狠狠的否定自己,审判自己,折磨自己。我们就能清醒的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非但不拿自己当朋友,他简直是恨自己。
世人常态
答主 @ 陈桂宇 分享了父亲的人生:
我在十几年前,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审视了父亲的一生。
我当时无法理解父亲的朋友为什么越来越少,父亲病重过世时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了。
慢慢地,随着年龄增长,自己也步入中年,逐渐明白,年轻时重感情,重人品,随性而为,周围的朋友自然不少。
岁月流逝,激情褪去,人到中年,生活重负所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几乎所有的社交活动都是以利益为主,无可厚非。
你生活富足,周围的人一圈又一圈,部分是酒肉朋友,部分是取经朋友,各取所需。
你生活困顿,周围的人会慢慢离开,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压力,谁会天天跟你「君子之交淡如水」,上有老下有小,让家人喝西北风啊?
少年重情,中年重利,老年重义,世人常态罢了。
……
「赚了钱留给下一代」的思想严重危害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友谊,周而复始,无可奈何。
没那么绝望
答主 @ 李征义 认为中年人的友谊存在但稀有:
记得上大学那会儿,遇到心情不好,我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机给好朋友打电话,或者发信息,不管那时候有多晚。如果发了 A 没回,就发给 B 和 C,直到有人愿意放弃睡觉陪我聊,一直聊到自己心里不那么难受了为止。
现在回想起来,能清晰地知道,为什么和这些曾经愿意放弃睡眠陪自己聊天的人渐行渐远渐无书,直到连彼此的联系方式都丢失。
因为对于如我一般没有什么家势的普通人来说,毕业之后生活的艰难模式才真正开启,常常过得一地鸡毛,应付领导的折磨、无休止的工作、捉襟见肘的财务已经让自己筋疲力尽,很多时候一下班回到出租屋,就只想瘫在床上享受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一开始还会和朋友相互吐槽各自的工作,吐槽几次之后,翻来覆去都是那些东西,彼此都会觉得很没意思。
听对方聊和自己完全无关的的生活,根本就引发不了共鸣,只是增添了疲惫——懂得将心比心的人都会知道,自己那些烦心事,其实远在他乡和自己一样过得狗血的朋友,应该也没有精力倾听、共鸣,所以只能慢慢学会自己独自消化、舔舐伤口。
你看,不生活在一个城市的老朋友,就是这样慢慢不再倾诉,不再交流的。
不过即使这样,我想我还是足够幸运的,尽管岁月淘洗,让那么多人在我生命里来了又走,但最终还是在生活里留下了好几位值得信赖的朋友,虽然平时联系甚少,但我知道自己真遇到事情找他们,他们肯定会尽力帮忙。
然而,这些远方的朋友,还是无法解决这样的困境——有时候深夜难以成眠,心中思绪翻滚,很想找个人说说话的时候,翻遍通讯录,还是不知道有谁可以说说话。
这种时候,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如同海浪一样一波一波涌来。
这样的时候,肯定会忍不住感慨人生越往后走,就越孤单。
但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对于职场中年人而言,我们其实很难有机会和勇气跟别人敞开心扉。
因为信任别人,其实是一件代价极高的事情,特别是你把自己的脆弱、不幸和伤口亮出来,就像递了一把把刀子在别人手里,你期待别人用这刀子来保护你,但往往会有人用这刀子来伤害你。
大部分人对你的难过漠不关心,还有少数人一只虎视眈眈地盯着寻找机会,一旦发现你有脆弱和不幸就扑过来狠咬一口,巴不得趁机打败你让你再也对他没有威胁,或者取代你甚至消灭你。
大学那会儿,被「朋友」伤害,也没什么可损失的,无非就是难过一段时间罢了。可人到中年,一旦被信任的「朋友」伤害,损失几万几十万、丢工作都算小的,严重起来可能得去监狱里踩缝纫机。
在这样的环境里,大部分人最好的选择,都是把自己包裹在职业化的面具之下,只谈自己有什么价值有什么资源可以和别人交换,而对自己的感情世界和精神需求讳莫如深——这样的交往模式,遇到难过的事情,不就得自己憋着吗?怎么可能交到可以深夜拉起来谈心的朋友呢?
然而,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但生活也为成年人交到朋友留了些许可能,因为工作和合作,你会和很多人有无数次的碰撞和接触,总有一些和你合作很愉快的人,在工作和合作之余,愿意留出一些多的时间和你说说别的——恰好他说的别的,还是你感兴趣的;你说的,也是他觉得受用的,一来二去,就有了更多的信任,慢慢成了朋友。而且你会知道,即使以后你们没有业务合作,依然还愿意和对方来往。
生活很残酷,但还没到令人彻底绝望的程度。
题图来源:《老友记 第十季》
内容原载于: 知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