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开始废掉的5个迹象,很准

作者:洞见·姜榆木

大水漫得过金山,漫不过鸭子背。

 

美国作家詹姆斯·霍利斯在《中年之路》里写过:

40岁后,被命运击垮仍可重头再来,被自己废掉则无路可行。

每个走向自废的中年人,都会在种种细节中显露端倪。

审视自己的生活,但凡有以下5种迹象,就该有所警醒了。

01

形象邋遢

人过中年,生活的风刀霜剑,全都往身上招呼。

有些人选择了放任自流,眼袋在熬夜时加深,身材在久坐中走样。

主持人白岩松说:中年人的脸上,写满了答案。

一个人如果在和生活的较量中节节败退,那他最先失守的就是自己的形象。

知乎博主@小野杰西分享过自己父亲47岁时照片。

照片里他的父亲体态发福,面部臃肿,双眼暗淡无光。

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愿外出,也不愿社交,下班后就宅在家里刷手机。

后来他在博主的建议下,出门前花半个小时,洗掉脸上的油光,熨烫皱巴巴的外套,换上干净的皮鞋。

这么做的第一天,他就感觉周围人跟他的交流明显变多了。

受到鼓舞的他,开始每周进行3到4次体能训练。

每天清晨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逐渐浮现棱角的脸庞,他都会倍感自信。

而在跟网友分享健身日常的过程中,他又慢慢养成定期写日志的习惯。

后来有商家看到他前后形象的蜕变,主动向他发出合作邀请。

原本暮气沉沉的中年生活,变得鲜活起来。

哲学家罗素有句话:形象是内在价值的延伸,藏着你对生活的理解,更藏着你正在追求的人生。

每个放任腰间生出赘肉的中年人,都是在默许精神变得油腻。

打理自己,活得干净优雅,日子才会敞亮舒爽。

02

频繁抱怨

波士顿大学社会学院曾请来一批35到45岁的人,请他们讲述一件过去发生的烦心事。

实验按照他们自述时的高频词,将其分成了两拨。

一拨人的高频词是“都过去了”、“我也学到很多”;

另一拨人的则是“真倒霉”、“没那件事就好了”。

结果发现前者大多是教授、律师,或是企业高管;后者普遍是底层的体力劳动者。

乔布斯曾说:今天你的埋怨,就是对你明天的预言。

人到中年,事业家庭两手抓,肩上扛着车贷房贷,烦心事还有一箩筐。

抱怨是本能,但一直沉迷于自怜的情绪,却会让自己在生活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知名职场顾问崔璀曾在演讲时,分享过一个故事。

朋友37岁那年,生过一场大病,被迫离开工作岗位。

崔璀找朋友谈心时,得知对方病愈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就想顺便帮忙推荐工作。

起初朋友一直诉说生病对自己的打击,她会轻轻拍着朋友的肩膀,耐心说些安慰的话。

后来朋友说起前领导的冷漠,她不再说话,只是偶尔点点头。

直到朋友开始抱怨同事、客户甚至工作流程时,崔璀找了个理由离开,从此没有提过介绍工作的事。

《中年劫》中有句话:

废掉中年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一直诉苦,诉到所有人都要绕着他走为止。

中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是劫后余生。

遇苦即怨的人,只能活成一个落难者,任由自己在苦海中沉沦。

03

固执己见

豆瓣上曾有个话题:怎样的中年人注定走下坡路?

有个评论获赞无数:整天把“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句话挂在嘴边。

很多人有了些许阅历,便觉得自己的经验是所有问题的最优解,拒绝任何反驳和意见。

然而瞬息万变的时代,比食物更容易过期的,就是人的经验。

当一个中年人变得固执己见,今后的路只会越走越坎坷。

最近重温《创业年代》,对其中周万顺印象很深。

他刚到陕西挖石油时,借助风水罗盘挑选开采地点,第一次钻井就钻出油井。

通过转卖开采出来的石油,他很快成为当地的大户。

后来油井枯竭,周万顺不得不重新寻找可供开采的油井。

有人建议他花钱聘请专业的地质勘探团队,提高钻井的成功率。

周万顺却说:“忘记这个油井是谁找出来的吗?还需要你们来教!”

结果他钻的几口井全是废井,但越是如此,他越听不进别人的话。

他只想赶紧找到一口可供开采的油井,证明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不出两年,他就被高昂的钻井费用,耗光了所有家底。

曾有记者询问百度CEO李彦宏:如何处理和新员工的意见分歧?

李彦宏回答:尽量听年轻人的,因为他们才是接收新事物的那类人。

岁月对中年人最好的给予,不是身份和资历,而是阅尽世事后,对自己无知和渺小的坦然接纳。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把不同的声音视作对自己的补充而非颠覆。

保持学习心态,不被上半场的所见困住,方能走好下半场的路。

04

停止增值

最近几年,震荡的环境,下行的周期,迷茫的前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体检,检验的是你的抗风险能力。

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刘润说过一句话:

对中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铁的饭碗,而是铁的能力。

铁饭碗也许朝不保夕,但有技能傍身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都有绝地翻盘的底气。

史蒂夫·科尔曾是某个NBA球队的主力球员,年薪上百万美元。

和他相同薪资水平的球员,每天无忧无虑,赛后就在各种娱乐场所消磨时间。

科尔却总会抽时间和教练讨论战术安排,或者独自研究比赛录像到深夜。

当时一些队友常常笑他“拿球员的工资,操教练的心”。

随着年龄增长,同时代的球员们身体机能下滑,签约薪资大打折扣。

而且恰逢美国遭遇金融危机,他们的积蓄也被席卷一空。

唯独科尔凭借平时积累的执教能力,转型成为一名教练,拥有了不亚于以前的收入。

《穷查理宝典》中有句话:

你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基本的生存。

大水漫得过金山,漫不过鸭子背。

中年以后,看似体面的生活其实危机四伏。

眼下可观的收入,光鲜的工作不会真正让你高枕无忧。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不断增值的能力,才能让你在波涛汹涌的世间,找到稳定的安身立命之所。

05

底层社交

老舍曾在北京闲居时,迷上了和一群朋友喝酒应酬。

他在随笔中写道:“不跟朋友喝酒,我甚至于不会活着。”

不到半年,他身体各项指标亮起红灯,写作的事业也近乎荒废。

直到有天肠胃出血,老舍被送去医院就诊。

认识他的医生连连摇头:“打从你跟那些酒友来往,我就料到你会有这一天。”

许多人也是如此,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获得快乐的唯一途径就是酒局酒友,喝酒吹牛。

但自我放逐在这种低级社交圈中,短暂的尽兴,无聊的消遣,都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荒废的业务能力,退化的身体机能,逐渐被消耗掉的野心……

历史教授张宏杰曾邀请朋友,到自己家做客,快到家时,他突然绕进一条远路。

朋友问他是不是搬家了,他却笑着摇头:

“那条路上每天都有邻居围着打牌,我也会忍不住来上两轮。我不想继续这样,于是索性换条路走。”

周国平说:想知道一个人过得怎样,先看他身边的人怎样。

和积极向上的人相处,你能收获成长突破的牵引;和安于底层的人相处,躺平就会变成你人生的主旋律。

四十岁后,比融入圈子更重要的,是筛选圈子。

遇到往下拉扯你的人,明智的做法是尽快远离。

这是对自己的善待,也是后半生最智慧的活法。

中年是一场大型考试,你选择认真作答,还是躺平摆烂。

答案都会在未来的生活里逐渐显现。

 

内容原载于: 洞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