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薪百万的投行精英开始找兼职了
作者 | 肖 望
编辑 | 王伟凯
来源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保住饭碗。”在某中型券商投行部门工作的林峰(化名)对作者无奈表示。
券商曾是金融行业中高薪的代名词,而投行部门又是券商薪资中的天花板所在。
金灿灿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两年前,券商员工年薪数百万、年终奖扣税七位数(百万)的故事不绝于耳。
随着近两年资本市场震荡,证券公司也都已经过上了紧日子,降本增效是当下的关键词。
上市券商披露的2023年报,揭开了行业光鲜亮丽之下的暗流涌动。
“炫富门”后,中金高管年薪打两折
被称为“投行贵族”的中金公司,“人均年薪百万”是其最引人瞩目的标签,
最新的2023年报显示,中金公司年末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减少32.34%,其人均年薪尽管还有70万元,但相较2021年的116万元已大跌四成,被中信证券的79.2万元超越。
尽管多数券商员工薪酬均受行业经营业绩有所下滑,但与2021年相比,中金公司员工薪酬降幅最大。
▲(据Wind数据,券商业绩波动较大,以两年数据对比更为直观。以人均薪酬从高到底排序,作者制图 )
2022年7月末,一位中金公司员工家属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其90后交易员老公的收入证明,显示其月均收入8.25万元。
该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并成为此后金融业降薪导火索。
中金公司的高管团队受此影响尤为严重。遥望2020年,中金公司有7位高管年薪超过千万元,还有8位高管年薪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公司股票业务部负责人黄海洲更是以1930.7万元薪酬成为A股金融机构中的翘楚。
当年,公司为董监高等关键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酬总额达到1.68亿元。
而随着行业经营业绩遇冷,叠加金融业降薪等要求,中金公司2023年度多位高管的薪酬在180万元左右,较高峰期打了两折。
不过,年报还披露,中金公司实行绩效薪酬递延支付机制,部分高管还有往年递延薪酬300多万元至490万元不等。其最终为关键管理人员支付的报酬达到6325.12万元,与2022年接近持平,但相较于2021年薪酬下降近35%,较2020年则下滑超六成。
以中金公司原总裁黄朝晖为例,其2020年度薪酬一度达到1598.2万元。2023年10月末,黄朝晖因年龄原因辞任,其年度报酬为153.6万元,加上递延支付的94.6万元,合计获得248.2万元,较高峰期接近打了1.5折。
有接近中金公司的金融机构高管对作者表示,中金员工的收入严重下降,考核排名压力加大,员工离职也变得频繁。
财报显示,中金公司高管变动也较以往更为频繁。2023年度,包括首席执行官黄朝晖、管委会成员楚钢、黄劲峰以及财务总监马葵等先后离任,这也是此前公司中最高薪的成员所在。公司解释称,部分成员因到龄退休、个人原因、工作需要等原因离任。
投行员工,找兼职“贴补家用”
中金公司的薪酬变化只是当下券商行业的一个缩影。在行业营收、利润承压的背景下,券商们也纷纷过上了“紧日子”。
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显示,145家证券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实现净利润1378.33亿元。这一经营业绩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与2021年相比,行业营收下降了近20%,净利润则下降了近28%。
▲(作者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制图 )
头部券商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在2022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大幅回落的基础上继续下滑。
中金公司指出,其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11.87%,主要是由于受资本市场融资活动的活跃程度下降影响,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同时,受境外利率上行影响,利息净支出增加。
最惨的要数海通证券,其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暴跌84.59%至10.08亿元。主要原因便是海通国际控股巨亏81.56亿港币。而海通国际踩雷地产债巨亏,五年利润一朝赔光,最终从港股黯然退市。
仅有少数券商如申万宏源净利润同比逆市大增65.16%,公司解释称,主要因为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加,合计增幅达到 67%,显著跑赢市场,体现了公司良好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能力。但与2021年相比,申万宏源的归母净利润也下降了50.39%。
市场冷热转换间,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可供券商分食的蛋糕缩水了。
遥望2021年,A股IPO共完成520单,融资规模人民币6030.01亿元,同比增加24.7%;当年A股日均交易额人民币 1.06万亿元、同比上升24.8%。
到了2023年,A股共完成IPO314单,融资规模3589.71亿元,较2021年下降四成;A股日均交易额人民币8744.10亿元,较2021年下降17.5%。
中金公司财报显示,其作为主承销商完成A股IPO17单,排名市场第四。尽管其投行地位稳固,但受市场环境影响,其投行分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30%。
僧多粥少还体现在投行部门内。
林峰告诉作者,2020年至2022年间,投行项目多到飞起。行业受益于注册制改革推进,A股IPO发行单数及发行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此外,新三板改革持续推进,北交所在2021年末开市,给投行部门带来了大量项目。多数券商也在此期间扩招了人手。
但随着资本市场震荡,投资者交易情绪不振。去年8月底,证监会发布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称“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同时,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作出部分条件限制。市场称之为“827新政”。
据统计,截至2023年9月13日,共有251家公司首发上市,实现融资3124.96亿元。这意味着,全年近9成的项目都在此之前完成。之后数月,投行人员基本陷入无项目可干的状态。
据财新报道,中信证券投行业务就有百余人分流到并购重组、投资等业务条线。
近日,上海某券商员工更是公开爆料,其所在的承销保荐部门降薪,取消全部工资系数。调整后,反而是级别越低降薪越多。“工作六七年,一年到头到手十五万,有些人一个月到手几千块,真是行业寒冬。”
“人多了,项目少了,难以为继。”林峰表示,由于市场震荡,IPO门槛提升,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经营业绩不达预期,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有限,企业的上市热情也不如以往那样高了。投行部门业绩大概率腰斩。
林峰所在的团队鼓励大家出去看看,但他和同事们大多选择了留守。过往,券商可以跳向基金、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但现在,同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也都在收缩。“下家不好找,而且都要养家糊口。”
林峰也给自己找了份线上兼职,尽管不那么稳定,但多少能贴补些家用。
券商岗位大收缩
券商招聘门槛高企,但毕业生依旧趋之若鹜。
郭帆(化名)告诉作者,他在2022年“卷”进华东某券商研究所,历经了六轮面试和两轮笔试。同事均是来自“清北人复交”的硕士研究生起步。“如此高的门槛,但根本不愁招不到人。”
在度过半年左右的安稳日子后,市场仍未转暖。与此同时,公募基金降佣的消息传来,这意味着,券商从公募基金得到的派点分佣比例将直接下降。
“在人员多了50%的情况下,部门收入将下降约30%。”郭帆介绍,由此研究所开始了疯狂内卷。
2023年开始,研究所开始严抓考勤,行政会巡逻查看员工是否在工位;周末频繁开会,甚至有领导批评员工“你们配得上吗”等精神打压,工作幸福指数直线下降。
“原本想看在钱的份上,这些不舒服都忍了。”郭帆表示,但不久后,研究所里除了排名前十的分析师待遇基本不变,他和同事的津贴被全部取消,郭帆到手的薪资从此前的近两万元缩水至7000元左右,这让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他压力倍增。
有券商人士告诉作者,2022年研究部门给公司赚的利润更多的情况下,2023年到手的奖金却更少了,而且部门收入主要靠渠道佣金,佣金费率调降是大概率事件,可以预见薪酬还会进一步下调。
不出所料,4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明确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并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营收、利润承压之下,一切开支都“能省则省”。
2023年开始,多家券商研究所开始大幅压缩Wind(万得)终端采购数量。作为金融业最常用的数据终端,一个Wind账号的价格在6万元左右。行业红火时,券商部门人手一个账号,而如今,部门被要求几人合用一个账号或替换为更具性价比的同花顺等终端。
“别家还是缩减账号,我们直接不允许采购Wind了。”某大型券商华东地区营业部人士吐槽道。此外,招待费用也在压缩,邀请客户参加研讨会不再管饭了。
更残酷的现实是,证券行业的岗位容量在大幅收缩。
作者统计,以目前已披露年报的30家A股上市券商为样本,2023年新增员工4369名,相较前两年的22091名以及16643名大幅下降。
其中,增员最多的来自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2023年分别新增1494名和1080名员工。相较前两年,中信证券新招员工数已减半不止。
海通证券尽管增员最多,但其2023年净利润亏损3.11亿元,业内人士分析,一些券商岗位招聘存在滞后性,这意味着,在当前经营环境下,未来岗位大幅调整在所难免。
减员最多的券商则分别是光大证券、国海证券、东兴证券、中信建投和东方财富,2023年度减员均超过200人,其中光大证券减员477人,这是其连续第三年减员,累计减员近1200人。
金融专业历来是最卷专业,在高薪光环下,录取分数线最高、竞争最为激烈。但遇上行业寒冬,越努力越幸运的剧情却不一定发生。
实习是拿到券商offer的敲门砖。但在某券商研究所实习大半年后,南鹏(化名)和其他三四十位暑期实习生不仅没有一位留用,南鹏所在的行业组还裁掉了2位分析师。
毕业于某211财经院校金融专业的张蒙(化名)告诉作者,一位同学十分努力,先后积累了四大和投行的实习经验,并考取了难度极高的CPA(注册会计师),终于在去年如愿进入投行工作,不到一年,现在开始裁员。
此外,专硕(两年制)的同学去年还有可能到券商工作,而读了学硕(三年制)的同学今年不奢望进入券商。过往金融学子们爱答不理的银行柜员岗位已是最好选择。
“行业周期轮换太快,而资历尚浅的新人在其中很容易受到不公正待遇。挤破头进券商,还是年轻人好的职业选择吗?”郭帆疑惑道。
内容原载于: 市界